古人重陽愛賞菊
作者:趙柒斤
現代人從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钡脑娭锌吹搅颂拼仃柟澚曀,不僅有“登高”,還有“插茱萸”。其實,古代人過重陽節時,有不少內容和“菊花”相關,比如賞菊花、詠菊詩、戴菊囊、喝菊花酒等等。
漢代劉歆所著《西京雜記》卷三“戚夫人侍兒言宮中樂事”篇謂:“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餅,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边@種酒就是把菊花的莖葉放在黍米一起蒸熟、發酵的低度甜酒,少喝一點確實無傷大雅。更重要的是“菊酒”跟“久久”、“九九”諧音。故而,從節氣、健康、精神等多個層面來看,在重陽節喝菊花酒是很得人心的,人們對此趨之若鶩也在情理之中。陶淵明稱“酒能祛百慮,菊能制頹令”。唐明皇時代著名將領郭元振說得更直白:“辟惡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人們的潛意識里,總以為曠達不羈、傲視世俗的魏晉文人是古人推崇菊花的原因,且有陶淵明于重陽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憑。但是,唐宋時期的文人比魏晉時期更喜歡菊花,唐詩詠重陽菊的比比皆是。譬如王維的“無窮菊花節,長奉柏梁篇”,李欣的“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甚至連黃巢也寫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宋代文人雅士更厲害,不僅直接把“菊花”喚為“延壽客”,而且重陽節白天賞菊花、詠菊詞、戴菊囊,晚上還要喝菊酒。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重陽”篇謂:“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敝仃柟澠陂g的北宋首都開封儼然成了大型菊花展。宋吳自牧的《夢梁錄》曰:“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飲之!蓖瑫r,宋人詠菊的詞也是汗牛充棟。膾炙人口的就有李清照的《醉花陰》:“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笨梢,在市場經濟已萌芽的宋代,“賞菊”已發展成一種文化產業。
菊花,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品種繁多,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也被譽為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史載,我國栽培菊花的歷史已達3000多年,從周朝的《周官》至春秋戰國時代的《詩經》、《離騷》等均有記載,為地道國花,現已香遍全球。其經歷風霜、傲然剛強的氣質總令人折腰,又被封為“花中隱士”。其不同的顏色,也有不同的解讀。譬如黃色的菊,寓意淡淡的、低調的愛;白色的菊,則有哀婉之意;而暗紅色的菊,卻表示嬌媚動人。古代人并沒搞什么等級量化,視賞菊、詠菊乃至喝菊花酒為一種修身養性的閑情,這才使“重陽賞菊”傳承并發展下來,也使菊花成為重陽節不可或缺的角色。(趙柒斤)
- 古人為什么喜歡鳴蟲2017/08/22
- 古人也喝奶茶制點心吃海鮮 魚去腥用薄荷胡椒2017/04/24
- 古人如何測定風向風力?2017/03/31
- 中國古人逆天發明:一個比一個牛2016/06/03
東北新聞網
微信訂閱號
東北新聞網
手機版
東北新聞網
法人微博
新聞客戶端
Android版
新聞客戶端
iPhone版
![]() |
|
請您來信來電(024-31885629)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