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荷舍近求遠 攝影發燒友“粉上”白云區螺涌公園
賞荷舍近求遠眾多攝影發燒友“粉上”白云區螺涌公園 廢魚塘變身賞荷打卡地 ![]() 螺涌公園成為賞荷勝地。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庇值揭荒曩p荷時,白云區松洲街螺涌公園成為賞荷勝地,層層疊疊的碧綠中,映日荷花格外嬌艷。 這片荷塘盡管位于鬧市,卻是一派“蛙聲伴蟬鳴”,每日吸引著眾多攝影發燒友及“荷花粉”前來創作、游玩。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湯南通訊員陳若蘭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通訊員石建華 白云區螺涌公園位于螺涌北街,面積約為3.3萬平方米,緊靠廣州市衛生河,與石井河相鄰。公園不大卻很有特色,水域面積占了2/3,種滿了觀賞荷花。一條小路環湖,池邊四周柳枝隨風飄,各種樹木環繞,賞花樓臺、石凳、休閑地帶、球場有序別致。當日上午,一群身著靚麗旗袍的阿姨撐著綢布小傘走走坐坐,變換各種造型,拍照錄視頻…… “是住在附近的朋友喊我們來賞花的,聽說這里是廣州市內最大的荷塘,幾個姊妹相約來玩,親眼見到真是名不虛傳!必撠熍囊曨l的梁女士告訴記者,她們住在天河等不同地方,早上7點剛過就到了,玩了三個小時都沒過癮!拔覀內ミ^市內不少地方賞花,這里人少安靜,荷花開得特別靚,大家都很喜歡!绷号空f。 “這片荷花種了十幾年,品種雖與別處無異,但勝在高大粗壯,已經成為螺涌村的一張亮麗名片!”螺涌聯社黨委副書記郭耀全介紹,荷花花期為五月至九月,其中六七月開得最盛,最適宜觀賞。 閑置魚塘精心管養打造成荷塘 不少來過螺涌公園的網友紛紛感嘆,“廣州寸土寸金,能為村民留下一片綠地真是難能可貴”。 據悉,螺涌公園曾是一個閑置的魚塘,本可填平用于發展經濟,然而螺涌村老一輩干部放棄利用這塊土地致富,而是將其打造成社區公園,為本村村民及附近社區整片提供了一個景色優美宜人的休閑娛樂場所。 “良好的宜居環境是螺涌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郭耀全介紹,2008年螺涌公園建成后,螺涌公園有6名管理員固定值班,村里定期請人對公園樹木花草進行修剪、養護,加上水電設施維護等,每年對公園的管理維護費用投入大約100萬元。 郭耀全告訴記者,目前,螺涌村六成本地居民已都搬到村外居住,然而,大家每天都會回到螺涌公園跳舞、聊天,“螺涌公園不僅是村民的最愛的休閑娛樂場所,也令附近小區住戶沉醉其中”。不僅如此,螺涌公園“夏日一塘蓮葉碧連天,冬日留取殘荷聽雨聲”的景致更成為螺涌村獨特的軟實力,吸引了不少老板前來投資興業。郭耀全表示,近年來,螺涌村集體收入較為穩定,現時的螺涌村已成為一個宜商宜居的螺涌村。 “泮塘五秀”曾是螺涌特產 更鮮為人知的是,合稱為“泮塘五秀”的蓮藕、馬蹄、菱角、茭筍、慈菇,曾是螺涌當地的傳統土產。 聽老一輩村民說,在二十世紀初前期,螺涌村與荔灣區泮塘以一河之隔,村內一片片的淺水池塘種植的五秀大部分是送往荔灣區“泮塘”地區。據資料記載,泮塘曾長期大量種植以上五種植物,成為當時著名的土特產,稱為“泮塘五秀”。 于是,螺涌公園以“五秀之舞”為理念,與當地的自然資源相結合利用,展示泮塘五秀各具特色的景觀效果。公園分三大景區,五秀核心游覽區以展示泮塘五秀之荷花為主題,通過園林建筑、曲橋小品等形成各種不同空間用于展示五秀之荷花園的風采。 村中長者: “羅沖”實為螺涌 “現在‘羅沖圍’三個字其實是錯的!”螺涌村上了年紀的村民原伯給記者講了“螺涌”名字的由來。傳說早在400年前,螺涌村只是大坦田,大坦田與增埗河相連。 大坦田有一條自然的河涌,當增埗河水漲時,河水順著這條河涌流入到另一端的盡頭,水退順著流出,而這條彎彎曲曲的自然河涌,環繞著大半個坦田,遠處望去,形似一個“大田螺”,螺頭與增埗河相連(即現在高橋路附近的河涌閘口),新圍路是這只“大田螺”的螺尾河涌的盡頭。 對這條河涌形似田螺,環繞著大半個坦田的自然景象,加之河涌有盡頭,每逢遇到大風大雨,雨水將大坦田里的田螺沖入河涌,慢慢地這條河涌堆積很多的田螺,所以人們把這個大坦田取名為“螺涌”。 “但是,很多外來人不知道‘螺涌’的由來,加之‘螺涌’筆畫復雜,有些人就把粵語的‘螺涌’簡寫成‘羅沖’,久而久就延續到了今天!痹f。 后來,一群來自番禺大石、大山鄉的人們,乘船路經這個沒有人煙的大坦,他們對這幅肥沃的土地充滿信心,開始在這生活。這幅大坦田很自然就成為一條村,后人曾把這個地方叫“螺涌圍”。隨著人口增多,人們將“螺涌圍”改稱為螺涌村,即是現在的螺涌社區。 (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田晶]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31885629)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
::相關報道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4-31885632|郵箱:hot@nen.com.cn|
|